位置 : 首页> 新闻动态> 景区新闻

北溪书院讲会,名师讲座之(23)圆满谢幕!

来源:北溪旅游发布时间:2019-05-10


5月8日上午9时,北溪书院名师讲座之二十三《塑造国民的美育精神》在北溪讲堂开讲。由文化学者、文艺评论家、重庆大学艺术学院兼职教授、《中国书法》杂志社社长助理兼编辑部主任朱中原教授主讲。来自泉州、永春的领导、有关部门负责人,永春县中学的教师,以及来自福州、深圳、厦门、漳州等地专程赶来的听众达200多人参加了此次讲座。


北溪书院首任山长徐寒教授主持了本次讲座。


 北溪书院监事长郑文红先生发表了热情的致辞。


郑文红先生在致辞中说,书院文化为中国教育史上重要的一种教育制度,它集学术藏书修书讲学为一体的文化教育机构 ,在一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,为中国文化的丰富、开拓、传承、发展、传播有着特殊的和重要的贡献。其最可贵的,就是表现出的学术独立,自由讲学的精神 。我想,这既是历代学子鸿儒的风骨与钟爱,也当是北溪书院的坚持与追求。而历代所存世的著名书院皆成为国家文化与文明的重要载体,也是当地文化发展的高地与重要标志。因此,我们在北溪设立书院,通过其独具的学术和文化资源 , 开展经常性的高端论坛和学术活动,努力为家乡文化建设发展发挥重要作用 。

 

北溪书院首任山长徐寒教授主持本次讲座。

 

徐寒教授在主持时讲到:今天中国的文盲不多了,但美盲很多。而比文盲更可怕的是美盲,而"没有审美力是绝症,知识也解救不了”(木心)。


徐寒教授认为:  这当下中国着实是一个低美感社会,而许多中国人都患上了审美匮乏症。其主要表现为:美丑不分,美丑不识,于是如今大行其道的是诸如奇葩建筑、奇葩电视烂片烂剧、空调无味的烂歌烂词、以及伪古风、招牌统一印刷字体等等,可以说,一次次突破正常人的审美底线。在那些主流媒体上,包括春晚,几乎没好歌好节目,俗不可耐,甚至许多最重大的国内国际活动和场所,如奥运会、春晚、杭州、青岛什么重要国会议,俗书俗画充斥,丑不堪言,简而言之,就是宣扬一切与丑有关的意象。

徐寒教授讲到,这在审美这件事情上,中国目前最大的问题是没人真正为美负责,从城市、学校、公司到家庭,人民都需要恶补美育课。

所以,本次北溪名师讲座,特别邀请著名文化学者、艺术评论家朱中原先生为我们讲课。    

 

今天的讲座,朱中原教授主要从四个方面来讲,一是什么是美与美育,二是当代中国美育的缺失,三是美的起源、认知与培育,四是美育精神的诠释。

朱中原教授认为,美是一种符号和形式。是客观世界(具象世界)的抽象化与形式化。是一种创造。形式的创造。形式的创造就是艺术。

朱中原教授认为,对称,匀称,规则,直与曲,直中之曲,曲中之直,不断重复基础上的变化(曲折往复),起伏跌宕。秋水长天,大漠孤烟,呈现出来的是一种规律性,曲折往复,合规律性,合秩序性。音乐是用音符和音阶来表现的,这是一种抽象了的形式。诗歌是用抽象了的文字字符和音节组成的形式。绘画是用线条、块面和色彩组成的形式。

 

 

朱中原教授讲到,书法是用线条抽象了的形式。雕塑是用线条和体积组成的形式。舞蹈是用形体抽象了的形式。这些形式,有些是与视觉有关,有些是与听觉有关,有些是与触觉有关,有些是与情感有关。

朱中原教授认为,杂乱无章的没有规则的事物一定是不美的。没有几何学基础的事物也是不美的。

朱中原教授讲到,只有能震撼人的心灵的艺术才是真美。美没有国界、民族、地域、阶级、阶层之分。没有中西方之别。不能说东方人认为美的,西方人就认为不美了,反之亦然。如果是这样,那就说明它不是真正的美。美的欣赏具有难度和高度,一下子就能让你看懂的东西,未必就美,只有把握了事物的内核或本质,你才能发现它的美。

 

 


朱中原教授说,美需要发现,更需要创造。艺术美就是一种创造,是一种在自然美基础上的创造。既然是创造,就一定与人有关系,动物眼里,是没有美的。研究美,就是研究人,研究人,就得研究世界,研究人与世界,就是哲学。所以,美是哲学的艺术呈现。人类最初对于世界的认知,就是来自于模仿,模仿可以表现为声音、动作、图像、符号等,用声音模仿的艺术就是声音的艺术,就是音乐和诗歌的雏形,模仿形体的艺术就是舞蹈的雏形,模仿图像的艺术就是雕塑或绘画,以符号来呈现的模仿就是文字艺术的雏形,我称之为文学或文字艺术。

 

 

朱中原教授认为,中国现代美育的三个杰出人物:梁启超、王国维、蔡元培。

梁启超:美是情感与趣味的呈现。趣味主义、情感主义是梁启超美学思想的灵魂,也是其学问的灵魂。梁启超甚至将美术作为拯救国家民族的一个重要方式。

王国维:审美无利害。美是没有功利的。只有摆脱了功利主义,才能进入美的本质。

蔡元培:以美育代宗教。蔡元培首次提出了德育、智育和美育。

上述这三个人物,都是强调美育的情感性、趣味性和无功利性。

 

 

最后,徐寒教授对讲座,作了精彩的点评。徐寒教授说,人生有四种境界,即欲求境界、求知境界、道德境界、审美境界。审美为最高境界。只有拥有审美力的人,才能真正品尝到人生中最甜美的那部分滋味。没有人不热爱美好生活,美好生活的本质其实就是“美生活”。愿大家通过塑造美育精神,提高审美能力,具有审美素养,使人生更加美丽。